首頁
1
PCI專業知識
2
心中有心的內涵及干預策略(中)3
Missing parameters [name]
心中有心的內涵及干預策略(中)
心中有心的內涵及干預策略(中)

遊戲與生活文化介入之四大核心能力簡介系列(6)
「心中有心」的内涵及干預(中)


2023年12月10日 楊宗仁撰
PCI 研究院院長
PCI 協會理事長


      在遊戲與生活文化介入(Play-and-living Culture Intervention, PCI)的模式中, 「心中有人」、「心有意圖」、「心中有心」及「心有文化」是社會性的四大核心能力,兒童是透過「心中有人」、「心有意圖」及「心中有心」三大核心能力來學習文化。本篇及下篇文章都在闡述「心中有心」干預的重要策略。

     
     「心中有心」指的是個人會在內心猜測另一個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也指個體有「集體意圖性」的能力,或者說是「集體之心」;並用「心中有心」來學習社會規範道德及社會群體的運作,包括:1.角色的社會規範 2. 與人共創社會規範 3. 與人對話並監控對話過程 4. 與人合作並進行合作性思考 5.道德認同與道德推理。本篇文章先介紹前三者的介入策略,後二者在下篇文章介紹:

1. 學習角色的社會規範

甲、在生活中告知角色規範並回饋其角色行為:每當兒童本身擔任一個角色(或新角色)時,要明確地告知兒童角色的規範內涵,例如去幼兒園上課時,就說明你現在是學生了,要準時上學、聽老師的話、上課要專心、不懂時要發問。當與兒童去餐廳用餐時,告知兒童我們是用餐的人,要點餐,用完餐要付錢等。當兒童表現出符合角色規範時,給予明確的回饋或者口頭表揚,但當兒童表現出不符合角色規範時,例如上學不寫作業,或者在家不做家事等,輕者口頭警告,重者懲罰,讓兒童明確地知道其角色規範及父母師長對他的期望。

乙、在遊戲中扮演各種常見角色:進行看病、上課、坐車、過生日、至親戚家做客、煮飯、做家事等不同的主題遊戲,並讓兒童演各種角色,不但演學生也演老師,演病人也演醫師等角色,透過角色的互換,可以讓兒童可以更深入更全面理解常見的角色規範,透過互補性角色的扮演,才能更清楚不同角色的規範及其內涵,例如演了老師的角色,才會更清楚學生要做的事情;同時互補性角色的輪流演出,可以培養設身處地的觀點取替的能力,對於兒童的心智發展幫助甚大。

丙、在故事或漫畫書中講解角色規範:挑選強調角色規範的故事書或者漫畫書,尤其是能夠將角色內在心理歷程描述清楚的故事書。有些故事書或者漫畫書,會將子女、學生、顧客、乘客、病人等角色及角色規範融入到書中者,先與兒童閱讀有各種角色規範的故事書,然後透過假扮性遊戲再演出書中的角色,包括好孩子、壞孩子的故事;或者好學生、壞學生的故事;或者好乘客、壞乘客的故事等,效果更佳。

丁、在生活中隨機說明角色規範:在生活中會有很多機會可以隨機說明各種角色的行為及其規範,例如隔壁的小明昨天上學遲到被老師罵,這時家長就可向自己的孩子說:好學生應該要準時上課的,不能睡懶覺,如果生病了,應該向老師請假,不能夠不告訴老師就在家休息等等;透過日常生活的實例來加以講解說明角色規範,效果甚佳,這種隨機教學也包括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表現。

2. 與人共創社會規範

甲、在遊戲中創造社會規範:在合作性的遊戲中,例如上學的遊戲,兒童們彼此討論,自行決定學生上學時間長短/學習的內容,作業的多寡/以及教室內的規範,如果違反了要如何制裁等等,以此類推:醫師病人的遊戲,過生日的遊戲,老闆及員工的遊戲及各種常見生活的社會規範都可以在遊戲中重新創造或者改變其中的一部分,此種遊戲可以讓兒童體會到:社會規範是要經由社會群體共同協議,達成共識,才能成為我們的社會規範,要改變社會規範也要經由社會協議或者共識的改變才能調整,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社會規範的本質。

乙、在生活中創造社會規範:在兒童自行組成的社會團體,兒童們可以自行決定其團體的社會規範,例如彩虹班的五個小朋友組成一個小團體,可以決定自己小團體的隊名為小虎隊或小狗隊,也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隊歌或者隊旗,以及自己的小團體的規矩規範,例如每天早上要比別的同學早十分鐘到學校,每天要帶一個玩具與人分享;有人過生日時,一定要寫一張生日賀卡等等。

3. 與人對話並監控對話過程

甲、與兒童大量對話聊天:日常生活中,大人要常常與兒童對話聊天,並儘量創造兒童與同年齡的同伴對話聊天,大人可以就兒童關心的話題來聊天,就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來聊天,透過聊天給予兒童適切的對話回饋,並創造一些機會讓兒童監控對話的過程,例如說一些兒童無法理解的內容,或者故意弄錯人事時地物的訊息。

乙、豐富生活經驗,增加聊天話題:在聊天對話中,最重要是要有話題來源,而兒童話題大都來自其生活經驗,所以豐富兒童的生活經驗就很重要。

丙、特別教導對話能力:有研發發現有些自閉症譜系的兒童有困難與人對話聊天,並監控自己的對話過程,需要予以特別的教學,才能學會,包括:引起注意力、開啟話題、輪流、傾聽、切換話題、結束話題都需要特別教學,才能學會監控對話的過程。

丁、多玩角色扮演或複雜的劇情遊戲:在假扮性遊戲中,兒童之間需要大量地溝通對話,從遊戲主題的選擇、角色種的分派、劇情的編寫、遊戲道具的選擇等,都需要參與遊戲者進行對話交流,有很多的機會來練習與人對話並監控對話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