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1
兒童發展Q&A
2
Missing parameters [name]
關注我們
首頁
Menu
臺北市私立人幼兒童發展中心
關於我們
PCI專業知識
愛心訂購
愛心訂購
兒童發展檢核表
兒童發展Q&A
活動花絮
首頁
兒童發展Q&A
遊戲行為
孩子常喜歡將小車子一輛一輛的排排隊,會不會有問題?
▲
1-3歲的孩子通常喜歡【秩序感】,這讓他們安心也幫助他們習得事物的規律性,所以孩子偶爾出現將玩具排序的行為不需太過緊張。但必須注意孩子進行這類遊戲的時間是否過長,過程中都不回應他人的互動對話、沒有注意周遭的人等,如此則建議需進一步觀察或做兒童發展檢核表。
我的男寶很愛玩扮家家酒,長輩看了總是不開心,請問男生玩這個真的不好嗎?
▲
當然不會了! 而且您的孩子語言發展跟認知能力可能還發展得更好! 假扮遊戲是一種抽象的遊戲行為,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可能想像鍋子裡面正在煮湯(無中生有)、用小積木假裝是來餐廳用餐的客人(物品替代)、餵熊熊娃娃喝牛奶跟洗澡(改變屬性)。孩子的行為不會被眼前具體的事物影響,而是可以透過抽象的思考與轉換,這是習得更高階能力的必備條件!若一歲半左右的孩子還未出現假扮遊戲行為,可能會有發展上的遲緩,我們才需要擔心呢。
注意力
孩子被老師投訴注意力很難集中,可是他玩手機或看電視時明明就可以很專心?
▲
3C產品會產生光線、速度、聲音、色彩畫面等強烈刺激吸引孩子注意,尤其內容是孩子感興趣時,容易出現注很專心的假象。我們應該觀察他們在平日生活中的學習、與人互動、聆聽溝通、閱讀等是否常顯得易分心、沒在聽、做不住、心不在焉等。掌握一個原則:影響學習與生活時,孩子就需要我們的協助。
我的孩子常靜不下來,到底有沒有過動呢?
▲
通常聽到的ADHD(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有兩個重要項目是【注意力缺陷與活動過多】的問題,一般可分成注意力不集中型、過動型、衝動型、複合型。過動的孩子多數的【動】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難以自我控制,持續出現症狀行為必須達6個月以上,通常在7歲以前就會出現,而且會出現在兩個場合以上(如:學校跟家中)。建議若您有這方面的擔憂,可填寫兒童發展檢核表或至醫院安排觀察評估,盡早給予孩子適切的協助。
溝通語言
我的孩子還不太會說話,等他大一點時會自己好嗎?
▲
根據研究指出,兩歲大的孩子若能夠說出的詞彙(如:媽媽、抱抱、熊熊、要等)少於50個,就屬於遲語兒。不一定會有語言障礙問題,但有較高的比例有語言發展遲緩狀況。建議同時也要檢核孩子其他領域的發展,找出提升語言表達的策略。
人際互動
孩子很害羞不敢跟小朋友玩,我需要介入嗎?
▲
每個孩子都有其氣質,有些孩子活潑大方有的則溫柔安靜。我們可依照孩子的特質適性發展,但需特別注意他是否過於躲避同儕、幾乎不注意人,或是一直無法融入群體中。社會互動對年幼孩子的發展有極其關鍵的角色,對日後的學習與適應力也會有影響,建議仍需以遊戲的方式增加孩子與人互動的動機。